中医方剂数据库 古今中医方剂8万个

不想购买的可以直接在线查看:https://fangji.056500.cn/

配方 出处 炮制 功效 使用方法 注意
(此鸟)(老鸟)1只(去毛,水、酒各半煮烂,入阿魏5钱,更煮汁尽为度,取肉捣烂,焙干,骨用酥炙),水红花子6两,白术2两,阿魏1两,神曲1两,茯苓1两,当归1两,橘红5钱,甘草(炙)5钱。 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。 上为末,加生姜自然汁半杯,炼蜜为丸,如弹子大。 食鱼鳖成痞。 细嚼1丸,沸汤或温酒过口,早、暮各1服。
硫黄3分,茴香半两,朱砂3分,木香半两,荜澄茄半两,附子半两,川栋子10个,天麻1两,胡芦巴半两,白矾半两,沉香1两,天南星1两,乌头1两,延胡索100个。 《鸡峰》卷二十。 上为细末,水煮面糊为丸,更用朱砂为衣。 小肠元气发不可忍者,脚膝疼无力,脐腹冷疼,脾元冷气。 每服作绵灰3钱,热酒调下,嚼破1丸,立效。如鸡头大,可加至2丸。 忌房色49日。
防风3钱,川军3钱,元明粉3钱,荆芥穗4钱,麻黄1钱,赤芍5钱,焦栀子5钱,连翘1两,粉草5钱,苦桔梗3钱,条芩5钱,白术4钱,苦参5钱,苍耳子5钱。 《赵炳南临床经验集》。 共为细末,水泛为丸(或制片)。 急性荨麻疹((疒咅)癗),皮肤瘙痒症(瘾疹)等。 每服1-3钱,1日2次,温开水送下。 忌房色49日。
(犭屯)心1具,人参1两,桂心1两,甘草(炙)1两,干地黄1两,桔梗1两,石膏(末)1两,芎1两,当归2两。 《鬼遗》卷二。 上细切。 金疮惊悸,心中满满,如车所惊怛。 以水2斗,煮心,取汁8升,纳诸药煮取1升,1服8合,1日令尽。
牛黄3g,麝香3g,梅花冰片3g,炙乳没9g,大黄9g,参三七9g,儿茶9g,天竹黄9g,血竭9g,山羊血15g,月黄3g(用豆腐制过)。 《朱仁康临床经验集》。 前3味药另研为末,次7味药研细,再同研和,总合以上各药再加面粉,调浆适量,捣和为丸,每粒潮重2g,藏石灰箱肉燥干,每个装蜡壳内封固。 痈疽,流注,疔疮走黄(脓毒症、败血症)。 每日服半丸,开水送下。
(庶虫)虫30枚(微炒),虻虫10枚(去翅足,微炒),水蛭10枚(微炒),桂心半两,桃仁50枚(汤浸,去皮尖双仁,麸炒微黄),川大黄1两(锉碎,微炒)。 《圣惠》卷六十七。 上为粗散。 打损及伤坠,腹内有瘀血。 每服3钱,以酒、水各半中盏,煎至6分,去滓,食前温服。
(庶虫)虫4枚(微炒),芎半两,女青1分,川大黄1分(锉,微炒),川椒1分(去目及闭口者,微炒,去汗),干姜1分(炮裂,锉),桂心半两。 《圣惠》卷七十二。 上为细散。 妇人月水每来,腰腹疼痛。 每服1钱,食前以温酒调下。
(庶虫)虫10枚(微炒),芎1两,当归1两(锉,微炒),女青1两,赤芍药1两,川大黄半两(锉,微炒),川椒1分(去目及闭口者,微炒,去汗),桂心半两。 《圣惠》卷七十二。 上为细散。 妇人月水每来,脐腹乍痛,时发寒热,面色萎黄。 每服1钱,食前以温酒调下。
(庶虫)虫7枚(微炒),盐1两半。 《圣惠》卷三十六。 舌肿满口,不得语。 上药以水1大盏,同煎5-7沸,含冷吐,勿咽,1日3-5次愈。
淡豉2两,信2钱,雄黄5钱,朱砂3钱。 《普济方》卷一九八。 上为末,用蒸饼捣和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 脾寒。 每服50丸,隔发一时,用冷水送下。 忌热物、湿面、发毒等物3-5日。
(竹堇)竹叶(取向东枝叶,摘去虫蚀及有虫卵秽迹者,东流水洗净)2两,海螵蛸(取洁白轻脆重重有纹如通草者,用血卤作水浸之,并煮一伏时取出,掘一土穴,烧通红色,入螵蛸在内,经宿取出,研作粗末)5钱,常山(连根苗收采者良,临用时去苗,以甘草锉碎,用东流水润湿,同拌蒸半炷香,勿令气泄,俟冷去甘草,晒干,再用好酒润1宿,取出晒干,熬,捣)7钱,秫米300粒(淘净),石膏3两(取洁白如束针者,研极细,用甘草水飞3遍,澄清,去水,晒干再研)。 《痎疟论疏》。 痎疟。 上药以水3升,置铜器中浸,露星月下高净处,横刀其上,黎明取药,于病者卧榻之侧,缓火煎取1升半,分3次温服,清旦一服,未发前食顷一服,临发一服。三服讫,静室中温覆卧,当一日勿洗澡,并用药汁涂手足心及心胸头面;滓亦置枕畔,令闻药臭。过时不发,乃洗澡进食。
白姜(盐、酒或米醋炒)8钱,香附子(童便浸,炒)1两,玄胡索(炒)8钱,真阿胶(炒成珠)1两,艾叶1两(制成炙艾,用糯米糊作饼,瓦上炕干,勿令焦,研为细末)。 《医统》卷八十四。 上为末,酒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 血崩,老妇尤效。 每服30丸,空心盐酒或盐汤任下。
猪苓、茯苓、白术、泽泻、桂枝,阿胶1钱,川芎1钱,炙草1钱,当归3钱,艾叶3钱,白芍4分,熟地4分。 《嵩崖尊生》卷八。 尿血,其人素好色,属虚者。 水煎服。
羊肉1脚子(卸成件),草果5个,良姜2钱。 《饮膳正要》卷一。 上药同熬成汤,滤净,下羊肝酱同取清汁,入胡椒5钱。另羊肉切片,羊尾子1个,羊舌1个,羊腰子1付,各切甲叶,蘑菇2两,白菜一同下清汁、盐、醋调和。
滴花烧酒1盏,潮脑7钱,阿片烟膏。 《饲鹤亭集方》。 跌扑内损,风湿走注,支节痠疼,闪腰挫气诸般形体之症。 和匀,重汤顿热,以棉纱线蘸透,乘热摩搨患处。
紫檀5两,小柏5两,茜根5两,郁金5两,胡椒5两。 《千金翼》卷二十一。 上为末,水和,入臼中,更捣一万杵为丸,阴干。 诸种病。先吐血,后嗽血。 用时,以水磨而用之。
白术1两半,白茯苓1两,白芍药1两,当归1两,熟地黄1两,人参1两,白芷1两,阿胶1两,芎1两,甘草3分。 《鸡峰》卷十五。 上为细末。 每服3钱,水1盏,煎至7分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
生鳖甲5钱,阿胶1钱,白芍1钱,炙草1钱,小草8分,淡菜2枚,西洋参1钱。 《温热经解》。 血虚不足养肝,致动肝风者。
真阿胶(炙熟)1两,干姜1两,芍药半两,当归(洗,焙干)半两,川黄连半两,肉豆蔻半两。 《幼幼新书》卷二十八引张涣方。 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黍米大。 小儿泄利身热,及暴泻注下。 每服10粒,粟米饮送下。
生干地黄4两,阿胶2两(捣碎,炒令黄燥),蒲黄2两。 方出《圣惠》卷三十七,名见《普济方》卷一九○。 上为散。 热伤肺脏,唾血不止。 每服3钱,以水1中盏,加竹茹1鸡子大,煎至5分,去滓,食后温服。
熟地膏(用熟地1斤,将8两煮汁,去滓,入8两汁内,煮烂成膏),牡丹皮3两(焙),山茱萸4两(去核,酒拌蒸,晒干,炒),白茯苓3两(人乳拌透,晒干,焙),怀山药4两(炒黄),泽泻2两(淡盐水拌炒),麦门冬(去心)4两(炒),真阿胶3两(切块,蛤粉拌炒成珠)。 《冯氏锦囊·杂症》卷十一。 上为末,用熟地膏入药,炼蜜为丸。 金水两脏受伤,咳嗽吐血。 每服4钱,空心白汤或淡盐汤送下。
阿胶3钱,甘草3钱(炙),梨膏5钱(冲)。 《温热经解》。 温疫肺虚咳嗽。
阿胶3两(捣碎,炒令黄燥,捣末),白羊肾3对(去筋膜,切,细研),杏仁3两(汤浸,去皮尖双仁,麸炒微黄,研如膏),薯蓣2两(捣为末),薤白1握(细切),黄牛酥4两,羊肾脂4两(煮去滓)。 《圣惠》卷六。 上药相和,于瓷瓶内贮之,蒸半日,令药成膏。 肺气喘急,下焦虚伤。 每服1茶匙,以暖酒调下,不拘时候。
陈阿胶1钱半(烊冲),生白芍2钱,小川连6分(蜜炙),鲜生地6钱,青子芩1钱,鸡子黄1枚(先煎代水)。 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。
阿胶、黄连、芍药、甘草、枳壳(麸炒)。 《胎产心法》卷上。 孕妇痢疾,若安胎则痢愈重,治痢则胎难全,宜服此饮。 水煎服。1剂痛痢俱减,去枳壳再服。
陈阿胶3钱,青子芩3钱,甜杏仁2钱,生桑皮2钱,生白芍1钱,生甘草8分,鲜车前草5钱,甘蔗梢5钱。 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。 秋燥伤寒,暑从火化,肺燥肠热,上则喉痒干咳,咳甚则痰粘带血,血色鲜红,胸胁串痰;下则腹热如焚,大便水泻如注,肛门热痛,甚或腹痛泻泄,泻必艰涩难行,似痢非痢,肠中切痛,有似硬梗,按之痛甚,舌苔干燥起刺,兼有裂纹。 先用生糯米1两,开水泡取汁出,代水煎药。
真阿胶1钱半,左牡蛎5钱,大生地4钱,生白芍3钱,女贞子3钱,黄甘菊2钱,鸡子黄1枚,童便1钟。 《湿温时疫治疗法》引沈樾亭方。 急性时疫。
陈阿胶2钱(烊冲),生白芍3钱,石决明5钱(杵),双钩藤2钱,大生地4钱,清炙草6分,生牡蛎4钱(杵),络石藤3钱,茯神木4钱,鸡子黄2枚(先煎代水煎服)。 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。 热邪久羁,灼烁阴血。筋脉拘急,手足瘛疭,类似风动,或头目眩晕,舌绛苔少,脉细数者。
阿胶1钱,白术1钱,地黄1钱,白芍1钱,当归1钱,川芎1钱,砂仁(带壳)5分,条芩1钱半,薪艾1钱半,香附8分,炙甘草5分。 《胎产秘书》卷上。 妊娠胎漏,经血妄行。 加粘米1撮,水2汤碗,煎至1碗,温服。
阿胶2两(捣碎,炒令黄燥),薯蓣1两,白茯苓1两,天门冬1两半(去心,焙),贝母1两(煨微黄),酥1两,生地黄汁1升,生姜汁1合,白蜜2合,杏仁1两(汤浸,去皮尖双仁,麸炒微黄,研如膏)。 《圣惠》卷四十六。 久咳嗽,唾脓血。 上药前5味为末,与后5味相和于银器中,以慢火熬令得所,用不津器盛,含半枣大咽津,不拘时候。
伏道艾(取叶去梗,捣熟,筛去粗皮,只取艾茸,称取2两,米醋煮1伏时,候干研成膏),阿胶3两(炙),糯米(炒)1两,大附子(炮,去皮脐)1两,枳壳(去瓤,麸炒)1两。 《幼幼新书》卷一引《灵苑方》。 上为末,入煎膏内杵匀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 妇人血气久虚,孕胎不成。 每服30丸,空心温酒送下,午食前再服。 忌藻菜、羊血、腥臊等物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